9月17日,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举办的“2019年中国外经贸发展与改革”专题征文活动落下帷幕。工商学院姚海华副教授和总署企管司二级专家杨旭调研员合作的论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的统计遗漏:困境与对策》荣获三等奖。该论文重点分析了当前贸易统计中加工贸易新型服务贸易业态的统计缺位现象,认为改革创新新型服务业态统计应当从放开服务业态准入、转换统计单元、明确企业主动申报义务、采取“企业直报+重点调查”的稽核手段等四个方面不断加以完善。
本次征文活动从3月20日到6月20日,共收到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征文投稿207篇, 经审核确认有效征文184篇。评审工作自6月下旬开始,评审委员会专家坚持“公平、公正、重质、择优”原则,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和总评4轮评选,共评出优秀组织奖5个单位、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6篇、优秀奖33篇。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是商务部下属的国家一级学会,由其主办的“中国外经贸发展与改革”征文活动已连续举办33届,这项活动不仅成为学会的著名学术品牌,而且在国内相关学术活动中也独树一帜,影响广泛。本次专题征文活动在学校科研处和海关学会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工商学院教师积极参与,踊跃投稿,以前沿务实的海关选题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佳绩,充分展现了工商学院教师良好的科研实力。据悉,姚海华老师此次提交的论文取材于苏州海关和海关总署的产学研调研经历,该项成果部分已转化到了实体加工向服务业态延伸过程的相关统计实践。工商学院后续将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认真总结,深入推进教师产学研,不断提炼管理学科中与海关相关的学科发展方向。